CN EN
2025年"3·15"投資者保護教育宣傳丨上市公司退市“八問八答”

發布時間:2025-03-10

瀏覽:878

1、什麽(me) 是上市公司退市?

上市公司退市是指上市公司股票因為(wei) 各種原因不再掛牌交易的行為(wei) ,包括強製終止上市(以下簡稱強製退市)和主動終止上市(以下簡稱主動退市)。

強製退市是指因上市公司不符合證券市場規定的持續掛牌條件而被強製終止上市,主要分為(wei) 交易類強製退市、財務類強製退市、規範類強製退市和重大違法類強製退市等四類情形,不同退市類型設置相應的退市指標。

主動退市即上市公司向交易所申請撤回其股票在交易所上市交易,是上市公司基於(yu) 自身實際情況和戰略考量主動作出的市場化選擇。主動退市包括主動撤回股票在交易所交易、私有化、吸收合並、自願解散等多種方式。

   2、什麽(me) 是退市整理期,退市整理期持續多久?哪些股票沒有退市整理期?

上市公司股票被交易所作出強製終止上市決(jue) 定後,自交易所公告終止上市決(jue) 定之日後5個(ge) 交易日屆滿的次一交易日複牌,進入退市整理期交易。

退市整理期交易時限為(wei) 15個(ge) 交易日。退市整理期間,上市公司股票原則上不停牌。上市公司股票及其衍生品種在退市整理期內(nei) 全天停牌的,停牌期間不計入退市整理期,但停牌天數累計不得超過5個(ge) 交易日。交易類強製退市公司股票和主動退市公司股票不進入退市整理期交易。

3、上市公司股票進入退市整理期,投資者還能進行交易嗎?    

股票進入退市整理期後代碼不變。上海證券交易所在退市整理股票的簡稱前冠以“退市”標識,深圳證券交易所在股票簡稱後冠以“退”標識。個(ge) 人投資者買(mai) 入退市整理股票的,應當具備24個(ge) 月以上的股票交易經曆,且以本人名義(yi) 開立的證券賬戶和資金賬戶內(nei) 資產(chan) 在申請權限開通前20個(ge) 交易日日均(不含通過融資融券交易融入的證券和資金)在人民幣50萬(wan) 元以上。不符合以上規定的個(ge) 人投資者,僅(jin) 可賣出已持有的退市整理股票。

4、退市公司能申請重新上市嗎?

依據退市的情形不同,退市公司重新上市的條件也不同。主動退市公司可以隨時向交易所提出重新上市申請;因觸及重大違法情形而被強製退市的公司,需滿足已全麵糾正重大違法行為(wei) 、已撤換與(yu) 重大違法行為(wei) 有關(guan) 的責任人員、已對需承擔的相關(guan) 民事賠償(chang) 責任做出妥善安排並符合相關(guan) 具體(ti) 要求才可以重新申請上市;因欺詐發行被實施重大違法類強製退市,其股票被終止上市後,除重大違法依據被依法撤銷、確認無效或被依法變更的情形外,不得向交易所申請重新上市。

5、申請重新上市需要履行哪些程序?

退市公司擬申請重新上市的,應當召開董事會(hui) 和股東(dong) 大會(hui) ,就申請重新上市事宜作出決(jue) 議,股東(dong) 大會(hui) 決(jue) 議須經出席會(hui) 議的股東(dong) 所持表決(jue) 權的三分之二以上通過;公司向交易所申請重新上市,交易所收到重新上市申請文件後在規定期限內(nei) 作出是否受理其申請的決(jue) 定;交易所受理公司重新上市申請的,在規定期限內(nei) 審核並作出是否同意其股票重新上市的決(jue) 定。

6、上市公司退市,一定會(hui) 向投資者承擔賠償(chang) 責任嗎?

退市不必然導致上市公司及相關(guan) 主體(ti) 承擔向投資者賠償(chang) 的責任。在現行法律製度框架下,上市公司及相關(guan) 主體(ti) 存在財務造假、欺詐發行等違法違規行為(wei) 導致公司退市,投資者有權利申請損失賠償(chang) 。此外,需要說明的是無論公司是否退市,如果公司存在財務造假等違法違規行為(wei) ,需要承擔相關(guan) 責任,其責任的承擔與(yu) 公司是否退市沒有直接關(guan) 係。

7、什麽(me) 是重大違法類強製退市?

重大違法強製退市包含兩(liang) 種情形,一是上市公司存在欺詐發行、重大信息披露違法或者其他嚴(yan) 重損害證券市場秩序的重大違法行為(wei) ,且嚴(yan) 重影響上市地位;二是上市公司存在涉及國家安全、公共安全、生態安全、生產(chan) 安全和公眾(zhong) 健康安全等領域的違法行為(wei) ,情節惡劣,嚴(yan) 重損害國家利益、社會(hui) 公共利益,或者嚴(yan) 重影響上市地位。

    8、因上市公司及相關(guan) 主體(ti) 存在違法違規行為(wei) 導致退市的,投資者有哪些維權途徑?

目前,相關(guan) 投資者保護工具包括責令回購、先行賠付、行政執法當事人承諾製度等,投資者也可通過調解、仲裁、訴訟等方式維護自身權益。在訴訟維權方麵,如果退市公司存在財務造假、欺詐發行,受損投資者可提起虛假陳述民事賠償(chang) 訴訟索賠;如果退市公司存在大股東(dong) 等資金占用,符合條件的股東(dong) 可以提起股東(dong) 代位訴訟要求大股東(dong) 等歸還占用資金,也可以要求負有責任的董監高等承擔連帶賠償(chang) 責任。至於(yu) 案件勝訴後能否拿到賠償(chang) ,取決(jue) 於(yu) 上市公司的償(chang) 付能力和法院的執行情況。

                                                                                             (來源:中證中小投資者服務中心)